還是讀《曾國藩家書》隨感偶得 引:【【蓋人不讀書則已,亦既自名曰讀書人,則必從事于《大學》。《大學》之綱領有三, 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內事也。昔賣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毫不相 涉,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識字之牧豬奴耳,豈不謂之明理有 用之人也?朝廷以制藝取士,亦謂其能代圣賢立言,必能明圣賢之理,行圣賢之行,可 以居官蒞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為分外事,則雖能文能詩,而于修己治人之道? 關茫然不講,朝廷用此等人作官,與用牧豬奴作官,何以異哉?】】 網上給出的釋文不太精準,不太滿意,棄之不用。這里說說這段文的大略意思:人不讀書則已,既然自命為讀書人,就應該把學問“體貼”到自己身上。原文用的是體貼二字,于現代文就是切己用功、真扎實干、親自躬行。這方面古人早有論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現在的讀書人,說實話,99%都不用了。儒家在“明辨”“慎思”之后,有一個步驟是“篤行”。就是上面說的意思了。然而,現代人都把讀書當成掙錢的、交易的工具了,哪有幾個真的是篤行的? 然而,篤行,真的就會有成就。例如就這個曾國藩,他的才能、智慧、聰明度只是個中人的模樣,然而誠心誠懇的學習儒家學問,尤其在篤行上面大下功夫,成就了他成為挽回帝國王朝命運的中流砥柱之才。 這是儒家,道家、佛家,依然如是。 讀書不到圣賢,只是有不誠處。-----自我檢點,為啥自己不成,是因為誠沒做到啊。 |
白雪皚皚 發表于 2014-3-15 09:35
發現閑人老朋友真的值得我學習呀,我讀書沒有讀后感,最近我們學習黨的群眾路線,讓寫讀后感都寫不出來
歡迎光臨 中畫網 (http://www.nujv.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