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篇 連 載《朦朧的原野》作者:夫子播講:胡迷糊影片制作:大奔兒69指導:潘波 邊疆散人場記、配樂:李梅
(序)
《朦朧的原野》是由106戰(zhàn)友創(chuàng)作的,故事講得活靈活現(xiàn),生動迷人....在朦朧的原野里,知青的經(jīng)歷,折射出了那個年代…作品以視頻播講的形式呈現(xiàn),使我們這些花甲老人,省去了用眼之苦。影片共分N集,請您點擊下面的題目閱讀瀏覽。再此,感謝戰(zhàn)友的無私奉獻。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1)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2)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3)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4)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5)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6)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7)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8)
朦朧的原野-夜半送飯(09)
朦 朧 的 原 野(10)
朦 朧 的 原 野(11)
朦朧的原野-永決之吻(12)
朦朧的原野-永決之吻(13)
朦朧的原野-永決之吻(14)
朦朧的原野-永決之吻(15)
朦朧的原野-永決之吻(16)
朦朧的原野-永決之吻(17)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18)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19)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0)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1)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2)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3)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4)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5)
朦朧的原野-墜入深淵(26)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27)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28)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29)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30)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31)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32)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33)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34)
朦朧的原野-密林燒炭(35)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36)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37)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38)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39)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40)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41)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42)
朦朧的原野-翠湖之晨(43)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44)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45)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46)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47)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48)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49)
朦朧的原野-松山滅火(50)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1)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2)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3)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4)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5)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6)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7)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8)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59)
朦朧的原野-升學風波(60)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1)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2)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3)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4)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5)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6)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7)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8)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69)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0)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1)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2)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3)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4)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5)
朦朧的原野-孩子他媽(76)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77)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78)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79)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0)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1)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2)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3)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4)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5)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6)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7)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8)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89)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0)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1)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2)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3)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4)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5)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6)
朦朧的原野-多彩生涯(97)
朦朧的原野-結(jié)束篇(98)
朦朧的原野-告一段落(99)
《朦朧的原野》作者夫子的留言:
各位辛苦了!這個長篇的“累人的原野“終于播講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氣。特別要謝謝胡迷糊、大奔、散人、李梅、大陳,他們受累了!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什么,是一種使命感在驅(qū)使他們做自己的事,沒有一點虛偽與功利,令人敬佩,令人尊敬!我再次的感謝他們!不管播講效果怎樣,我們是盡心盡力了。可能,讓大家聽得不舒服了,聽得心煩了,沒辦法,能力所限。我想,這些故事多少能讓我們回憶起一些往事,真實的往事……或許,能使我們的老年癡呆癥來的晚一些。有人說,那我們就更痛苦了,我說,沒錯!選擇癡呆還是痛苦?價值觀不同,選擇一定不同,不必爭論。我看到過一篇文章,我很贊同此文的觀點,但我真的不知此文的作者是誰,只好說聲抱歉了,我摘錄了該文的一部分,作為我對于《朦朧的原野》視頻播完的結(jié)束語吧。其實,這也是我寫作《朦朧的原野》一文的原因之一。“人類道德墮落的基本根源之一,就是遺忘……國家的力量是巨大的,當國家想掩蓋一種罪行的時候,無論多么深重的罪惡,都極易被“集體遺忘”,因為“遺忘”是人類最無可救藥的天性之一……的確,人類總想擺脫歷史的重負而輕松自在。但是,當擺脫一切歷史記憶之后,生命將變得毫無意義。而千千萬萬無辜的死難者,將被歷史迅速遺忘,最多化為“歷史教科書”上一小段無足輕重的文字或幾個干癟枯燥的數(shù)字,而這些抽象字符背后所凝縮的生離死別、血淚生命,則是后人所難以體會的……近年不時讀到一些有關(guān)“知青”的回憶或敘事,其中不少總使人心頭不禁微微一震:最多才一代人的時間,一樁并非只與極少數(shù)人有關(guān)、因此決非撲朔迷離的“秘史”,而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歷史事件,而且這千百萬“當事人”現(xiàn)在還都“正當年”的時候,這幅歷史圖景竟如此迅速地“模糊”、歪曲、甚至遺忘了……然而外在環(huán)境幾經(jīng)變化,知青文學“嚴酷面“的表現(xiàn)受到的障礙越來越大,”純情面“的表現(xiàn)卻暢通無阻;隨著時光流逝,這些更加速了對嚴酷的遺忘、加強了對純情的記憶,鄉(xiāng)親的淳樸、美麗的大自然、知青間生活中的互助……這些當然是永遠使人感懷的美好事物。但一批批媚上又媚俗的出版物精明巧妙地利用此點,以此大大稀釋甚至取代了更為本質(zhì)的嚴酷的現(xiàn)實,終于營造出符合某種要求、且使后來者容易信以為真的“美麗的夢想”氛圍……一些成功者得意于自己的“劫后輝煌”,全不在意這種成功是以千百萬同代人的犧牲為代價的。然而,現(xiàn)在少數(shù)所謂“劫后輝煌者”的歷史正在取代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命運,形成有關(guān)歷史的“主流話語”。整整一代人的苦難,全都化為烏有,全都白白浪費……那些自鳴得意的“輝煌者”,實際是在拍賣苦難……德國和日本對戰(zhàn)爭的不同認識,說明主流話語對人們遺忘什么、記憶什么的掌控力之強。近在眼前的當代史尚且如此,那千百年前的古代史又如何說得清,道得白?這樣,我們不能不追問:歷史是什么?歷史學的最基本的學科規(guī)范、學術(shù)要求是“無徵不立”。所謂“徵”,主要是歷史文獻,沒有文獻,便沒有依據(jù)。所以,任何事件、人物、**運動、生活方式只有形成文獻,才能進入“歷史”,才能成為“歷史”。如果沒有成為文獻,這些事件、人物、運動、生活在“歷史”上便不留痕跡,等于沒有發(fā)生,等于不曾存在。就這一點來說,歷史是殘酷的,也是勢利的。因為它記錄下的通篇都是帝王將相、英雄豪杰、叱咤風云的“大人物”,而“蕓蕓眾生”則很難進入歷史……真實生活很難被記錄,即便偶有成文者,也難以被刊載,無法成為“文獻”。然而“**生活”卻正是由這些不被記錄、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組成的。而且,實際生活中更多、更普遍的“生活場景”沒有也很難有文獻記錄,所以僅有文獻資料遠遠不夠。因此,寫出真實的經(jīng)歷,把真實的歷史留給后人,是每個“過來人”的責任……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這些不被歷史記述,無法被歷史表現(xiàn),所有這些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與那段生活一起被人忘卻。當真正的生活被忘卻時,一種虛假的“過去”便乘虛而入。有人出于種種目的,虛構(gòu)關(guān)于那段歷史的“光榮”“崇高”,以“激情”“崢嶸”來概括那一段浩劫,甚至以歷經(jīng)“苦難”后的個人的所謂“成功”“輝煌”,來為苦難本身、苦難的制造者涂抹一番,甚至歌功頌德……這里,不能不使人想起鄧拓先生當年所說的要“專治‘健忘癥’”,確實大有遠見,大有深意。為了與“遺忘”作斗爭,他付出的代價卻是自己的生命。為了死者,更是為了生者,請記住人類、國家、民族和自己的苦難與罪過……夫子 2012.8.29
點擊進入老知青網(wǎng)
點擊進入東北知青網(wǎng)
特別感謝視頻制作者-大奔兒69 帶來的精彩分享、記錄回味
附:《中國知青情結(jié)》視聽
資料不詳,忘記了,曾網(wǎng)絡(luò)下載
現(xiàn)上傳酷狗
點擊下面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