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錢的婦人,托一位對碧玉深有研究的朋友買回一只價值不菲的鐲子。這只菠菜綠的俄料碧玉鐲子,顏色鮮澤,質地細膩,燈光打過去,透出溫潤的黃暈。更加難得的是,查遍整個玉鐲,居然沒有任何黑點。要知道碧玉一般都帶有黑點,如果碧玉沒有黑點,那可是萬里挑一的極品,顯然這只玉鐲便是。
這天,婦人戴著這只鐲子來到縣城的玉石一條街上游玩,發現一個攤位上擺滿了碧玉件。她蹲下來一個個拿起欣賞,每件玉器上都分布著一些碧玉特有的黑點。正在賞玩中,只聽攤主由衷地贊嘆:“你的鐲子真不錯!”她聽了,把手腕橫在攤主眼前,求證道:“這是什么玉呢?”“以我多年來的研究,一看就是碧玉。”“你能給我鑒定一下是新疆料還是俄料嗎?”說著,她把鐲子摘下來,遞給攤主。“俄料的可能性大。”攤主一邊說一邊接過鐲子,開始鑒別。不一會兒,只見他眉頭擰到了一起,又拿出強光手電筒左照右照。最后小心地把鐲子還給婦人,搖搖頭說:“你這鐲子只要有一個黑點,我就敢說是俄羅斯碧玉,關鍵是它連一個黑點也沒有啊。”
原來,如果鐲子帶些黑點時,攤主很容易就能判斷是什么料,而這個沒有黑點的鐲子,卻使他失去了鑒定的依據,給他的判斷帶來了障礙。
有一次,我去銀行取錢,等待叫號的過程中,我的目光停留在門口的兩盆盆栽綠植上,足有十多分鐘時間。我之所以長時間凝視它們,是因為它們的葉子嬌嫩欲滴,一塵不染,而且連一點破損和黃葉都沒有,以至于我開始懷疑它們到底是真還是假。我走近觀察,小心地用手撫摸葉片,爽爽滑滑,也沒辨別出真假來。這時,不知哪位顧客家的小孩走過來,一把揪住了下面的葉片,保安見狀,馬上把孩子抱走,結果葉片被撕下一塊來。看到被撕壞的葉片,有液體從斷裂處溢出來,我才斷定,這兩盆盆栽是真的。
葉子完好無損時,我辨不出盆栽的真假,而當它出現破損時,我毫不猶疑地得出它是真正有生命的植物這一結論。
玉無瑕與葉無缺,看似很小的事情,卻包含著人生大道理。
我的一位同學,現在是某公司的人事部門經理。我們一起喝茶時,他跟我談起面對求職者面試時的感受。他說,一般面試時間都不會很長,能在這么短時間內看清一個人根本不可能。所以,首先研究的便是這個人的簡歷。而每個人的簡歷幾乎都把自己寫得完美無缺,金光閃閃。簡歷是否真實可信,便成了他反復質疑的問題。他會變換多種提問方法,試圖找出求職者的破綻。一般情況下,只要求職者撒謊,都會被他發現,而凡撒謊者均會被拒之門外。但也有完美的求職者未被發現缺點的情況,不過這更讓他擔心,因為世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他找不出破綻,代表著這個人可能在刻意隱瞞什么,問題會更大。
他說前幾天就遇到這樣一個求職者,無論學歷、能力、工作經驗還是外在形象、待人處事,幾近完美,回答問題時,也是談吐自若,應對自如。就是這樣一個找不出任何問題的人,還是被其他主管拒絕。究其原因,是他的表現太過完美,完美得令人生疑。因為他們需要的是能融入團隊、實實在在做事的員工,并不是什么無懈可擊的辯論者。
人人追求完美,這本無可厚非,然而有幾人能夠真正做到完美?越是做得完美,反而越像是假的。
還記得蘇軾老先生的《別石塔》嗎?他說磚塔有縫。石塔卻說:“無縫何以容世間螻蟻?”有評點說:寶塔有縫,可容螻蟻爬爬;君子有縫,可讓小人鉆鉆。密不透風,滴水不漏,讓人感到可怕。
哲思啟示:對于那些表現過于完美的人,是不是也該像寶塔一樣,留些縫隙,容螻蟻藏身呢?同時,對于那些不完美的人,更不必過分苛責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玉無瑕與葉無缺,畢竟少之又少,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態。越是不完美,越說明他的真實。容納了不完美的事物,才擁有了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