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嘈嘈切切的世界,駐著極少數孤獨而澎湃的靈魂,愿文字,是一場生命的相遇,僅借著閱讀的微光,就可以抵達那懂得的內心。幽謐的光陰里,就這么,一直靜靜地流淌。
寫的人,走字如簡,讀的人,見字如面。若是一個名字,在另一個人的心里,有了生命的體溫,含淚帶笑,知寒懂暖,那就不再只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真實靈動的存在。相見或是不見,時光或是距離,又有什么關系?因為懂得,所以相信。
做有溫度的人,讀有溫度的文,遇有溫度的事,結有溫度的緣。人世間,有多少掛念與風月無關,與相見無關啊。有些相遇,有些美好,只為記得,只合收藏。 ![]() 氣息,萬物皆備,人與人的辯識也常存這里。它存在何處?尋難見,倒是不經意落下的痕跡,往往只一個眼神,一句微語,一段文字,一首歌曲,隔著千山萬水,那氣息如磁,就自然地將同類相吸。縱然不言不語,山風吹過時會悄然落下一枝盈袖,有默然的相知,未見的歡喜。
茫茫人海,一場相遇,會是一片綿綿涌流的深海,還是一粒稍縱即逝的泡沫,也許與時間有關,與命運有關,與方式有關。最重要的是心靈完全敞開之后,彼此質地是否真的相契。
世界有世界的法則,我有自己刻在心板上的尺度。與人相交,我不問你身處繁華還是鄉間,我不參照世界的權力座標,追問你是誰。 ![]() 我不關心你在**的價格,我關心你生命的價值。我不在乎你外衣是綢是棉,我在意你質地是否純粹清明。若與你立約,即使整個世界將你遺落,你依然是我一世的友人。
人與人之所以可以走近,一則是宿命的際遇,二則是內在的品質。如果一個人不慕權貴,不輕貧民,敬虔日常,為人純粹,同一片星空之下,氣息相同的人,總會有神秘的磁鐵遙遙牽引,一路同行。
如同,于萬千人中,我懂得與我氣息相同的,是誰;于萬千水中,我懂得屬我的那一杯清歡,是茶。茶如人生的味道,有苦,有甘,有濃,有淡;茶如古老的光陰,緩慢,沉靜,優柔,雋永;茶如箱柜的舊裳,舒適,慰貼,溫情,綿長;茶如難得的情意,一壺,兩盞,涼了,續上。 ![]() 光陰里,誰不是生命的過客?人海中,誰又路過了誰?莫奈畫睡蓮,直畫到告別世界的最后一天,總在想,他是如何在千朵萬叢中識出了屬于他的那一種?情不知所起,問已無意。
無論如何,在澄澈的方寸天地,能夠有一場靜到天荒的相遇,已是難得,不必問來世。世上,有沒有一個人,一樁事,可以完全擔當一份情感?生命,是如此的有限,人性,是如此的殘缺。遇見時,莫問是劫是緣;告別時,只合剪斷癡纏。
王國維曾言人生有三境界,也許,愛里也有三境界。 ![]() “欣賞”,人間處處有芳華,能有人懂得,值得感激;“相信”,誰的內心不是一座城堡?當一個人不設防,只因愿意向對方敞開自己;“接納”,這像深海,擁抱浪花,也擁抱泥沙,最遼闊最柔軟的情懷,就在這里。
愛到最后,也許就成了一種習慣,千般錯,可以視而不見,百般好,可以一笑了然,隔窗的燈火再暖,也是與已無干。這樣,一滴一滴的水滴出流年,粥米共度,言語扶攜,韶景有時,冬寒有時,而那人如月光一直安在,共守清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