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常處有閑情,荒涼處有風骨,清貧處有格調,一個有品相的人,活得才更像一個人。蘇軾可謂真正懂生活的人。一生坎坷,仕途幾起幾落,嘗盡人生五味,與友人共游南山,友以蓼菜、新筍等野菜相待,他品嘗后終于悟得——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清淡的歡喜。清歡之好,是因為心靈的返璞歸真,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恬淡和自在,讓生命回歸到了最舒適的狀態。
![]() 人交游、應酬,一路風塵仆仆,為塵事所累,我只高臥閑窗,半盞清茶,一卷詩書,慢斟細品,鐘鼓饌玉、或寶馬雕車亦不艷羨,優哉游哉過生活,只一個“閑”字,便討了萬千便宜,閑字最貴,偷得浮生半日閑,那“閑”,都是“偷”來的啊。清閑的心,一定是雅致而有味的,如木心先生說的,在冷冷清清中過得風風火火。
![]() 木心先生在嘈雜的世界保持著內心的平靜和自足。19歲冬,他放棄了孫家大少爺的生活,挑著兩大箱書上了莫干山,住著廢棄的房屋。白天讀書,晚上寫文,常人的安定、溫暖、豐富,他不要,他說,“我要凄清、孤獨、單調的生活。”為了一句詩,他拼了自己的命,遭受了牢獄之災。別人眼里的無底深淵,他卻當成自己內心世界的闊地,18個月的囚禁,66張紙正背寫滿,足足65萬字,他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寫道,“我是一個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哪……”
![]() 雪愈大,心愈凈,眼前無比黑暗,而他的內心卻無比明亮。年至50歲,他再次入獄,一蹲兩年。很多人想,這位老頭出獄時定會衣衫襤褸、邋遢不堪。可出獄那天,人們看到的木心,面帶微笑,腰板堅挺,褲縫筆直,優雅極了。梁文道看他50多歲的照片,驚訝地說,“這哪里像是一個坐過牢的人,好奇怪,好奇怪的一個人。”他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既然不能遠離塵囂,那么就堅守內心的干凈,野渡無人舟自橫,他就是那個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人。
![]() 世人都知梅難畫。梅花是士人畫,沒有那股士人氣,是畫不出梅花的風骨的。但汪士慎筆下之梅,千花萬蕊,神豐氣清,墨淡趣足,有一股疏香冷氣,儼然灞橋風雪中。汪士慎一生赤貧,拒絕熱鬧場合,喜歡清寂,欣賞空林踏葉,愛聽古寺鐘聲,67歲雙目失明,畫梅乞米,貧寒困苦中,若非心境高潔、不入俗流,怎能著出此等畫格的梅花圖?
![]() 天地苦寒,清梅獨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還有一兩分要看老天心情,雖是“自笑成孤調,難堪入世塵”,但汪先生的淡定從容、心有明月怎能不叫人賞與敬?熱鬧處白云清風,寂寞處亦清風透骨,無論何時都干凈清朗,響當當一位精神上的貴族。一直認為,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春風得意時的景象,也要看他山窮水盡時的氣象。陋室讀書,臨窗寫字,聽松濤陣陣,賞檐雨連綿,一個心懷清歡的人,能面對風花雪月的浪漫,也能獨對一地雞毛的慘淡。
![]() 陷身于世網塵勞,困厄于名韁利鎖,不如浮華褪盡后的一份簡單、一份純粹。愿在日常的小日子里,素手折梅,種草蒔花,看山看云看水看鳥,養一份審美,修一份情懷,等一朵心靈之花慢慢綻放。內心有風景,塵世不荒涼。一個人最好的樣子,就是活得像個人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