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往往面對羞辱,尤其是當眾羞辱,一般來說,都不能夠淡定,因為人是有自尊心的。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你把樹皮扒了,樹就活不成了;你把人的臉打了,等于你毀了這個人的自尊,他非跟你拼命不可。因此,如何面對羞辱,能夠考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能夠考察一個人的人生態度。越王勾踐忍受喪國之辱,臥薪嘗膽;韓信未出道之時肯受胯下之辱,才成就了他被劉邦拜帥的宏圖大業。他們都是為了韜光養晦,日后成就了霸業。司馬遷忍受宮刑,堅持在竹簡上寫完五十二萬字震爍古今的偉大史詩《史記》,是為了完成作為漢朝修史官父親未竟的事業。他們都是歷史上杰出的人物,我們普通人與他們沒有可比性。
![]() 那么,作為普通的當代人,當你面對羞辱時,你會持何種態度呢?這是個有趣的假設。因為當代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普遍心里浮躁,再加之道德缺失,羞辱別人或被別人羞辱,已是常見現象!靶呷琛本拖褚幻骁R子,能夠照出被羞辱者的道德層次和人生態度。當你面對羞辱時,反唇相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較普遍的行為。這種行為的人缺少忍耐,感性大于理性,往往因雙方言語相激而導致拳腳相加。再過火,就會不顧一切地拼起命來;仡^想想,多么不值得,若釀成牢獄之災或丟失性命,那就悔之晚矣。 ![]() 還有一種態度,就是不予計較,微微一笑,轉身而去。這是一種大度,既是道德層面的忍讓寬恕,又是人生層面的志向高遠,我有大事要辦,不能耽誤在“捅尿泥”上。這種人必然朋友多,人生路子廣。能夠一呼百應,是坐“忠義堂”頭把交椅之人。還有一種態度,就是能夠激起自我意識中的自強心,你羞辱我,是我在某個方面不如你,我把你的羞辱當作動力,想盡一切辦法盡快地趕上你、超過你。這有點韜光養晦的性質,在道德層面你戰勝了對方,在人生層面你也必將勝出,這是自我雙贏。 ![]() 還有一種態度,就是面對你的羞辱,我真誠的感激你,因為是你使我幡然醒悟,重新認識自我、規劃自我、造就自我。這種態度類似于以德報怨,在道德層面占據了制高點,在人生層面有一種近似于脫胎換骨的嬗變,從而在實現人生大目標上,發奮的動力是持續的,它不同于韜光養晦者,而是在道德上化“仇”為“恩”,你是我人生奮斗的恩人,我永遠對你懷有感恩之心。你對我的羞辱實際上你是給我猛擊一掌,調動了我的潛能,你這一掌是我奮斗的推助器,加油泵。這種態度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能夠做到的人必然在事業上取得超乎尋常的成功,而且是大德之人,是有學養、教養、修養之人。 ![]() 那么,回過頭來說,我們在**生活中間,切勿羞辱別人,羞辱別人實際上是羞辱你自己。說明你缺乏應有的風度,應有的道德。羞辱別人的人,一定是自以為是的人,其實,在你羞辱別人之時,你完全脫掉了道德、涵養的外衣,變成了“皇帝新裝”的可笑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