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西山名人墓之二 嵐兒
康陵村地處 昌平 區十三陵鎮 西北 部,除了葬在這里的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更為家喻戶曉的是號稱“皇家快餐”的康陵村“春餅宴”。春餅宴配菜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加起來有二十多道:醬肘子、手粉腸、松肉、拌苦菊、攤雞蛋、炒合菜、炸油餅等。薄如蟬翼、白如翠玉的春餅,卷上肘子肉、豆芽、蔥絲等,把生機都包在了里面。正如《舌尖上的 中國 》第三季中介紹:“手中握住的是滿滿的春意,飽藏著 春日 的抖擻和希望”。 康陵位于 昌平 天壽山陵區蓮花 山東 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陵寢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三十日,工部左侍郎趙璜、太監邵恩、 武定 侯郭勛奉命提督山陵工程。九月玄宮成,二十二日葬武宗。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陵園全部完成,用時1年。陵宮建筑總體布局呈前方后圓形狀,陵寢占地2.7萬平方米,在十三陵中屬一般規格。康陵陵寢總體布局沿襲前制,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筑三部分組成。 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院內建祾恩殿(現僅存遺址)、左右配殿及神帛爐(現已無存)。第二進院落以三座琉璃花門為前門,內建欞星門及石供案等。方院之后為圓形寶城、明樓及墓冢。陵寢建筑包括:五孔橋、三孔橋、神功圣德碑亭、祾恩門、祾恩殿、三座門、欞星門、五供、 方城 明樓和寶城寶頂。 嘉靖時期增設的神功圣德碑亭早已無存,亭內豎碑仍在,無字,也許是對正德皇帝荒唐怪誕的一生難以準確評價吧!一般而言,皇帝的陵墓在其在位時就選址修建,而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16年間,他并沒有花心思為自己修建陵寢,直到去世后,才由他的繼任者,也就是其堂弟朱厚熜(嘉靖皇帝)主持修建。 古代帝陵名字的用字頗為講究,多選用含有褒揚或吉祥之意的文字。“康陵”之“康”有“安”“樂”“昌盛”之意,典出《謚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嘉靖欽定了“康陵”作為陵名。 嵐兒當時徒步到康陵;迎接嵐兒當時緊閉的大門;沒有開放。據史料記載祾恩門明朝舊制,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門三道,中榜曰:“祾恩門”,兩側與院落紅墻相連。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進行修繕,改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后又毀于民國戰亂時期。2006年,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按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遺跡進行了復建,單檐硬山形制。 跨入祾恩門進入第一進院落,迎面是祾恩殿遺址。康陵坐 西北 朝東南,沿襲前制,前方后圓,其后玄武之 五峰 山形起伏連綿,如蓮瓣綻放,稱“ 八寶 蓮花山”,前朱雀東 沙河 形成沖積前置的明堂,兩翼更有青龍白虎的小形山地,共同構成圍合環護之勢。 據近期去過的驢友說:繞過祾恩殿,看到的是2003年復建的三座門。在清乾隆五十年到五十二年時,康陵三座門的檐下部分更換了建筑材料,中門檐下原有的琉璃斗拱,兩側檐下琉璃冰盤檐全部改換成磚冰盤檐。 穿過三座門進入第二進院落,內建欞星門及石五供。石五供又稱石幾筳,供案為須彌座式,上擺設香爐1、花瓶2、燭臺2。石五供是一種象征性的祭祀禮器,純屬禮制性的擺設,用來增強陵寢祭祀的儀式感和肅穆氛圍。 欞星門僅存望柱望獸。現在的欞星門只剩兩根門柱與柱上遠眺天空的麒麟瑞獸。 石柱 底端戧抱鼓石,以保持 石柱 的穩定。兩柱之間還存有兩塊門砧石。 方城 與明樓;寶城最前面有一座城門式建筑,因平面布局為正方形而得名 方城 。城臺下開有城門洞,可直通寶城之內,城臺上修筑有重檐歇山頂碑亭式建筑一座——明樓。明樓的作用類似于民間百姓墓葬的“墓碑”。明朝四面辟門,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占 昌平 時,明樓被焚毀。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康陵,將明樓縮小重建。后毀于民國戰亂時期。2003年,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對明樓進行了修復。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銘文最多的一個陵。寶城的城墻以及陵宮圍墻上的城磚,其中不少都有明代遺留下來的銘文。這些銘文字數多少不一,記錄了城磚的產地、磚窯種類、燒制年代以及燒制人姓名等。令人欣慰的是,雖然康陵的地上建筑多有損毀,但它的地下玄宮卻一直沒有被盜。康陵陵墓群構造嚴密、設計合理,雖歷經五百年風雨卻很少露出地下玄宮的破綻。解放前,曾有土匪在康陵的寶頂上掘開盜洞,企圖盜竊陵內珍寶,恰逢連降幾天大雨,盜洞坍塌,將洞內土匪砸死,康陵才免遭厄運。
|
我也在 發表于 2023-6-21 19:42
我就摸下這豪華大沙發是啥皮的,我肯定不坐下。
瀾天 發表于 2023-6-21 19:47
我還在想
這個康陵倒是挺像樣的
文中說是新修繕過的
我也在 發表于 2023-6-21 19:48
古代的建筑實打實的有講究,那個時候是不是也畫草圖。
我也在 發表于 2023-6-21 19:50
十三陵好像快介紹完了吧,別劇透,靜等嵐兒更新……
嵐兒 發表于 2023-6-21 20:57
我今個犯了一個錯誤;
一下子把昨個的泰陵給能沒了;
只好又重新寫!
嵐兒 發表于 2023-6-21 20:53
皮的;太熱了吧
我也在 發表于 2023-6-21 21:02
我記得有印象回復過泰陵,
還特意在版面瀏覽了一遍
估計是被你誤刪了吧,哈哈。
我也在 發表于 2023-6-21 21:03
純牛皮,不是人造皮
鳳舞九天 發表于 2023-6-21 22:24
明朝的皇帝胖子多
藍魔 發表于 2023-6-21 23:15
了解一下,謝謝。
嵐兒 發表于 2023-6-22 19:16
老師哪來的這個結論呢?
鳳舞九天 發表于 2023-6-22 21:59
畫像,書,具體記不住了,反正是有這個印象
嵐兒 發表于 2023-6-23 13:17
老師的記憶真好;的確是!
鳳舞九天 發表于 2023-6-23 14:01
好像燕王朱棣的兒子就是因為胖而不良于行吧
嵐兒 發表于 2023-6-24 17:25
老師也看了不少歷史書;好佩服您!
鳳舞九天 發表于 2023-6-24 20:36
早忘了是看那本書看的了
嵐兒 發表于 2023-6-25 19:03
書看到了就是有好處!
鳳舞九天 發表于 2023-6-25 20:35
這倒是,大概齊
嵐兒 發表于 2023-6-27 20:10
老師總是這樣;太謙虛了!
嵐兒 發表于 2023-6-30 18:49
老師總是給大家驚喜;還很謙虛!力挺老師!
歡迎光臨 中畫網 (http://www.nujv.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