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會古風,以為格律不好的就是古風,其實大錯特錯。
古風有完備的自身體系。
所謂古味兒,就是還原那個年代的語境 。
舉例看看——
古體兩個
作者:其羽
話說。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啦。第N次神界混戰開始啦。
其一·誅仙
劈江斷海絕輪回,南極北移蓬山摧。
玄火噬盡燭龍魂,誅仙劍氣割紫云。
鑿齒背負羿弓矢,刑天提頭山下奔。
太平洋裏翻白鯊,玉皇苦戰耶和華。
冰輪擊碎砉然聲,紅污日車懸鬼燈。
其二·羲和
羲和驅輪嚮鰲極,光陰碾碎不曾惜。
盤古身枯女媧老,夸父渴死西征道。
停鞭暫歇抽雪茄,五洲回望細煙繚。
蚊兵撻伐蟻軍忙,坳堂芥覆漂水草。
浩嘆幾聲行如前,太陰星君出門早。
看了此二首,基本上是按照敘事詩的角度來寫的,雖然說的是遠古,語言類似打油,不見古樸,所以也不能算樂府詩。
這兩個古風,我的點評:法有所承,亦有所創。
其羽兄明白了我的用意,醒神!
古風,何謂古風?竊以為,初唐以前文體也。也就是佩文正韻之前,固定格律沒有面世之前。雖然是古風,一系列章法、用詞、格調,那是登峰造極了。所以說古風,大雅也。反觀這二手古風,不能不說古樸,不能不說選詞獨特,但是,總覺得少點什么?明白了,少些自然天成,少些古味兒。
我們看看陳永正的一手古風——
晨起戲作(當代·陳永正)
題注:戊申作
無寐得一詩,欲以寄阿奮。晨起覓筆書,管管俱生菌。
細思了無味,裂紙還自哂。我懷原落落,于爾素無隱。
肝肺欲吐時,奈何噎枯吻。文字不可飲,春酒且滿引。
腹中久無肉,瘦已堪笑憫。若要竹在胸,更須長食筍。
不知道大家看出什么沒有?
現如今網絡詩詞發展軟傷就是古味不足,所作詩詞無論境界、用字、章法都與古人相去甚遠。
古人寫作詩詞是什麼樣的?古人說: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什麼意思,就是說古人吟詩作賦就是為了興趣,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鑒者,就是這樣,好比空谷傳音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琢磨。又好比水中月鏡中花,言有盡而意無窮。
現代人作詩詞,要麼表達觀念要麼議論事實要麼炫耀才情,讀完了,不知道寫的什麼。我們說,寫詩如坐禪。可惜,大家都忽視了。
另外,排律和古風在篇幅與句式上都有所相似,若區分二者須從三個方面著眼:一是首尾兩聯除外,看全篇是否都用對仗。二是看作品是否全篇都符合黏對規則。三是看作品是否用平水韻,而且是否一韻到底。若有一點不符,作品就不是排律而是古風了。
不妨看看我的——
作者 八卦掌付
古風 冬霧
不見鳥猙飛,無和天地配。人朦已影朧,素旋奪暌態。
舉目本來云,沐風豈敢晦。近樓千萬狀,遠郡二三礙。
呼呼腳邊溪,沈沈身后昧。一塵勾踐約,百里攝魂在。
羌笛莫幽怨,夫差欲倦怠。何妨御街行,曠達隨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