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秋夜2 作者:中都浪子 種罷秋田月色新,山村寂寂夜無垠。 滴檐露冷人行少,穿巷風涼犬吠頻。 趕絮棉衣憐稚子,近堆柴草便雙親。 幾家燈下殷勤語,明日打工將動身。
剝皮之后——
【篋底吳鉤跟評】: 秋田月色新,寂寂夜無垠。 露冷人行少,風涼犬吠頻。 棉衣憐稚子,柴草便雙親。 燈下殷勤語,打工將動身。
以下是我的點評——
這首詩寫某處農村秋收后進入冬閑,男人們料理家事,準備外出打工的場景與心態,截取的場景是秋夜人們的活動,感懷。 從這個意義講,幾家燈下殷勤語,也說的過去。 但是,剝皮之前,部分用詞臃腫,剝皮后準確不少。 原作者為什么堅持不能剝皮?我理解,他是認為剝皮后,少了特定的情味,所以【中都浪子 跟評】: 把細膩的動作描寫去掉;把很多狀語去掉。詩已經是另一副嘴臉了。反過來看看,剝皮后的五律,的確凝練不少,這個就是詩力,就是煉制的功夫。 記得熊東遨先生也給幾首七律剝皮過,他認為七律的臃腫就是詩病,必須動手術,減肥。我覺得,很有道理! 趕絮棉衣憐稚子,近堆柴草便雙親。 看這架勢是小兩口一起出去打工的樣子,其情可嘉也! 幾家燈下殷勤語,明日打工將動身。對句口語化痕跡重,詩語,我們說的詩語,在哪里?! 由此可見,篋底吳鉤版主貼此點評的意圖非常明確——煉字,需要功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