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美樂賞美文)守望,是人生的一種高尚情結(jié)
“天依晚,暮色微黃。已淡妝,雨撩窗,窗簾憂傷。一杯淡酒,醉身涼。昨天的彷徨,雨夜的迷惘,灑滿床。記憶像一只狼,溫馨而瘋狂,走向遠方。沒有月亮的夜,愛情已涼。獨自看窗,斜影婆娑,只見冷雨敲窗。芊芊如倒,誰扶我上床?關掉音樂,心無光,思緒在遠方。有雁叫聲,紅羅帳垂,揚琴弦涼,只有床前鞋一雙。”孤單的夜晚細雨淋窗,模糊了愛情的模樣;獨飲澆愁醉成傷,怎奈何愛情已涼;唱罷淡淡的憂傷,獨自垂下紅羅紗帳。旋律纏綿悱惻,輕訴衷腸。——這是愛的孤獨的守望。
守望是人的一種情結(jié),貫穿于人的一生,每一個人從幼年開始便有了這種情感,一直到滄桑垂老大腦已失去這種情感為止。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守望是人的靈魂的一種寄托。守望是美麗的。一朵野花在廣袤的山野,淡淡的黃黃的開放,耐得寂寞和安靜,和雜草同生存和歲月同朝夕,它艷麗的生命和短暫的綻放給予誰?我們不能理解,這是一種生命天性的守望,且是美麗的。守望是一種品位。在即將了結(jié)的臘月,飄著陣陣殘雪,臘梅在扭曲了的開放,黃黃的花蕾憔悴的讓人愛憐,暗香如游絲只給予懂得它的人,但不是脆弱而是堅強,它守望的不是春天的美好,守望的是一種頑強的綻放,這是一種品位。
我們守望愛情,是一種對人生的向往。因為愛情美好而脆弱,我們守望。年少時我們不懂。愛著的時候,不懂得戀慕也可以殘忍;離開的時候,不懂得回憶會如影隨形;失去的時候,不懂得如何爭取和挽留;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瞬間就將一無所有。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芭蕉,綠了櫻桃。激情過后,愛情釀成了親情,時間之櫓將我們搖入中年的客舟。我們在疑惑中守望。人生暮年失去的伴侶,誰和我們同行?我們在孤獨中守望。守望是一種歷練。責任、風險、歡樂、愁苦……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贍養(yǎng)撫侍……事業(yè)、家庭、人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即使江闊楚天曉,也隨時會有烏云壓頂。人在旅途,風雨飄搖,少有不慎,就誤入歧途,萬劫不復。即使點點星雨,也讓我們膽戰(zhàn)心驚。中年不惑?“惑”的太多了,所以面對各種處境,必須強迫自己修煉的榮辱不驚。
守望是一種牽掛的情感。一個老母親佝僂著背站在村口,向著遠方,期盼著她的兒子歸來,卻不知兒子已戰(zhàn)死在疆場,只是掩蓋了她的知覺,這種守望是綿綿的刺痛心靈的母愛。還有更多的守望。守望是樸實的,就像《麥田守望者》一樣,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是這種片段的守望鏈接這人生無奈。其實夢想就是一種守望,夢里花落知多少,守望的是青春的流逝。懷念也是一種守望,守望者的一種情感,讓它不時地回到我們的心頭,蕩起情感波瀾。《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失落和惆悵。“十年生死兩茫茫”中的夢回小軒窗前的悲涼,等等的夢境都是一種珍貴的人間守望。綿延著我們中華民族的親善棲棲相傳。
偉人也有守望情結(jié)。彌留之際,毛主席已不能講話,直流眼淚,還拉著李敏的手畫一個圓圈。他是在懷念李敏的媽媽賀子珍,賀子珍的小名就叫桂圓。此情此境,人何以堪!我們守望,我們學會守望,讓我們在守望中懂得愛情和感情,更有善良和慈悲,在守望中智慧的面對各式各樣的短暫人生中的悲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