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58|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學] 《填詞概說》(轉載)

[復制鏈接]

簽到天數: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鮮花(196) 雞蛋(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7-16 1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填詞概說》
   詞,初名曲子、曲子詞,又叫倚聲,后來也被稱作是長短句、詩馀等。這種種的稱呼可以分為兩類,前一類強調的是詞與音樂的關系,是從本源上說的,后一類則強調的是它是一種“調有定字,字有定聲”的獨特的格律詩體,已非詞之為體的本義,乃遵循著一種參照詩體而建立起來的新傳統。
   從音樂文體的角度來說,詞原是配合隋、唐燕樂而創作的歌辭。李清照《詞論》云: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根據眾多研究詞樂的學者的推定,凡合樂的詞,其聲律之講求,遠非詩體所可比擬。北宋柳永、周邦彥,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都是這方面的行家。后世填詞家,不懂詞樂,遂取前輩詞作,一一參照,訂出平仄,是名詞譜,實際上這已經是把詞當作“句讀不葺”的詩——也就是長短句,并不是倚聲填詞了。懂詞樂的詞人,不僅考慮平上去入四聲,還得根據音樂來搭配聲紐的發聲部位,及字的清濁、輕重等來下字。故而李清照才說“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詞最早既是為了配合演唱,便于流行,其描寫的情感,一般就是抒寫眾人之情,如北宋柳永、周邦彥,其情感往往失之于淺,正如今日的流行歌曲,盡管也有曲詞雅順,典麗精工者,然而那絕不是詩;而一旦詞與音樂剝離開來,它就有可能成為詞人抒寫個人情感的工具,那它就當之無愧地成為詩中的一員了。所以,詞樂的衰微,對于詞樂本身,的確是一件很可遺憾的事,然而對于詞這一文體而言,卻是一件可幸的事。正因為此,詞體才能在有宋一代大放光芒,成為與唐詩并駕齊驅的一代之文體。
   詞之為體,歷來有婉約與豪放之說,以為婉約為正,豪放為奇,或曰婉約為尊體,豪放為破體,是以詩為詞,然諸說皆未得大旨。實則詞體風格多端,又豈是婉約與豪放所能窮盡,如姜夔詞,以健筆寫柔情,你說是婉約還是豪放?如果一定要作二元的劃分,我認為不如將詞劃分為寫眾情之詞與寫個人之詞二大類。寫眾情之詞,是恪守詞體本源的作家。其代表人物有五代的馮延巳、北宋的歐陽修、柳永、周邦彥等。他們所抒寫的,是人人心中所有之情,其寫作目的,并不在表現個體的生命意志,而是為了當筵侑歌,故其詞美則美矣,終覺不夠真切感人。當然,這些作家,也有一些抒寫個人身世的作品,但其主流之作,仍是寫眾情。到了后來,詞人開始意識到詞也應像詩一樣,是為了抒寫個人之情,宣泄個體的生命意志,這才使得詞有可能成為具有永恒文學價值的詩。讀詞、學詞,如能區別眾情與個人之情,也就自然懂得哪些是徒有浮華,哪些才是真正的文學經典。
   具體到宋詞的藝術風格,詹安泰先生曾歸納為真率明朗、高曠清雄、婉約清新、奇艷俊秀、典麗精工、豪邁奔放、騷雅清勁、密麗險澀等派。
   [1]又就詞的修辭與作風,劃分為拙質、雅麗、疏快、險澀四類。
   [2]學者可于日常讀詞過程中,擇其與個人心性最切近者,用心揣摩,專力模仿,日積月累,自然有得。此后則應轉益多師,融會各家,以自成面目。
   每一首詞,都有詞牌。詞牌即詞調名,也就是一首詞所依附的樂曲名。詞調的產生,據宛敏灝先生歸納,約有以下六個主要來源:
  1)截取隋、唐的大曲、法曲或引用琴曲。例如《伊州令》、《婆羅門引》、《劍器近》、《石州慢》、《霓裳中序第一》、《六州歌頭》、《水調歌頭》、《法曲獻仙音》、《醉翁操》、《風入松》、《昭君怨》等。  

  2)由民歌、祀神曲、軍樂等改變的,例如:《竹枝》、《赤棗子》、《漁歌子》、《二郎神》、《河瀆神》、《江神子》、《征部樂》、《破陣子》等。
  3)從國外或邊地傳入的。例如:《菩薩蠻》、《蘇幕遮》、《普贊子》、《蕃將子》、《八聲甘州》、《梁州令》、《氐州第一》等。(
   4)宮廷創制:有的出于帝王,如《水調》、《河傳》、《破陣樂》、《雨霖鈴》、《燕山亭》;有的出于樂工,如《夜半樂》、《還京樂》、《千秋歲》等。
(5)宋大晟樂府所制。例如:《徵招》、《角招》、《黃河清》、《并蒂芙蓉》、《五福降中天》等。

  (6)詞人自度(制)曲。如姜夔的《揚州慢》、《淡黃柳》、《惜紅衣》、《凄涼犯》和《長亭怨慢》等。
   [3] 詞最早是沒有題目的,詞牌本身就是題目,也就是說詞的文辭必和詞牌有關聯。然而后來詞剝離了音樂后,詞牌和詞的文辭之間,就不一定要有關聯了。又詞牌中往往有令、引、近、慢等字眼,如《浪淘沙令》、《青門引》、《祝英臺近》、《石州慢》等,這些名詞,是與詞的節拍有關的。每一個詞調,都有它所歸屬的宮調。宮調是由七音、十二律構成的。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叫做七音,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叫做十二律,七音是唱聲的高低,十二律則是音階的高下。
如陸游《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又如韋應物《調笑令》: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六、三疊的詞,須注意雙拽頭。詞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三疊詞中,如果前兩疊比較短,并且句法完全相同,就叫做雙拽頭。這樣的詞如:瑞龍吟周邦彥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黯凝佇,因念個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吟箋賦笑,猶記燕臺句。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曲玉管柳永隴首云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欄久。立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秋宵吟姜夔古簾空,墜月皎。坐久西窗人悄。蛩吟苦,漸漏水丁丁,箭壺催曉。引涼颸、動翠葆。露腳斜飛云表。因嗟念,似去國情懷,暮帆煙草。帶眼銷磨,為近日、愁多頓老。衛娘何在,宋玉歸來,兩地暗縈繞。搖落江楓早。嫩約無憑,幽夢又杳。但盈盈、淚灑單衣,今夕何夕恨未了。要掌握詞的斷句,最好的辦法是找一部未經標點的古人詞集,先就己意加以標點,然后再對照詞譜,看哪里錯了,標上記號。過些時,再重新標點一遍,然后再對照一遍詞譜,直至不再犯錯。詞的句式參差,不同與詩,詞的體性也與詩有甚大分別。王蟄堪先生說:“詩若蒼顏老者,孤燈獨坐,雖葛巾布服,眉宇間使人想見滄桑,談吐揮灑,不矜自重,不怒自威。詞猶美艷少婦,微步花間,風姿綽約,雖釵鈿綺服,使人想見玉骨冰肌,顧盼間隱然怨訴,徒有憐惜,可遠慕而不可近接焉。”[5]詞不但與詩有分界,與同為音樂文體的曲又自不同,宛敏灝先生說:“詩貴溫雅,故多用樸素的文言。曲尚尖新,故時采聰俊的口語。其上不似詩、下不類曲的清辭麗句,則是詞中常見的語言。”[6]繆鉞先生歸納了詞不同于詩的四個特征如下:一曰其文小 詩詞貴用比興,以具體之法表現情思,故不得不鑄景于天地山川,借資于鳥獸草木,而詞中所用,尤必取其輕靈細巧者。是以言天象,則“微雨”“斷云”,“疏星”“淡月”;言地理,則“遠峰”“曲岸”,“煙渚”“漁汀”;言鳥獸,則“海燕”“流鶯”,“涼蟬”“新雁”;言草木,則“殘紅”“飛絮”,“芳草”“垂楊”;言居室,則“藻井”“畫堂”,“綺疏”“雕檻”;言器物,則“銀釭”“金鴨”,“鳳屏”“玉鐘”;言衣飾,則“彩袖”“羅衣”,“瑤簪”“翠鈿”;言情緒,則“閑愁”“芳思”,“俊賞”“幽懷”。即形況之辭,亦取精美細巧者。譬如亭榭,恒物也,而曰“風亭月榭”(柳永詞),則有一種清美之境界矣;花柳,恒物也,而曰“柳昏花暝”(史達祖詞),則有一種幽約之景象矣。此種鑄辭煉句之法,非但在文中不宜,即在詩中多用之,猶嫌纖巧,而在詞中則為出色當行,體各有所宜也。因此,詞中言悲壯雄偉之情,亦取資于微物。姜夔過揚州,感金主亮南侵之禍,作《揚州慢》詞曰:“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又曰“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廢池喬木”、“波心”、“冷月”,均微物也。姜夔痛南宋國勢之日衰,曰:“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鴂。”(《八歸》)“啼鴂”亦微物也。辛棄疾之作,最為豪放,其《摸魚兒》詞,痛傷國事,自慨身世,而其結句云:“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仍托意于“危欄”“煙柳”等微物,以發其激宕怨憤之情,蓋不如此則與詞體不合矣。今更舉一例: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秦觀《浣溪沙》)此詞情景交融,珠明玉潤,為秦觀精品。今觀其所寫之境,有“小樓”,樓內有“畫屏”,屏上所繪者為“淡煙流水”,又有“寶簾”,掛于“小銀鉤”之上,居室器物均精美細巧者矣。時則“曉陰無賴”,“輕寒漠漠”,陰曰“曉陰”,寒曰“輕寒”,復用“無賴”“漠漠”等詞形容之。樓外有“飛花”,有“絲雨”,飛花自在,而其輕似夢,絲雨無邊,而其細如愁。取材運意,一句一字,均極幽細精美之能事。古人謂五言律詩四十字,譬如士大夫延客,著一個屠沽兒不得。余謂此詞如名姝淑女,雅集園亭,非但不能著屠沽兒,即處士山人,間廁其中,猶嫌粗疏。惟其如此,故能達人生芬馨要眇不能自言之情。吾人讀秦觀此作,似置身于另一清超幽迥之境界,而有凄迷悵惘難以為懷之感。雖李商隱詩,意味亦無此靈雋。此則詞之特殊功能。蓋詞取資微物,造成一種特殊之境,借以表達情思,言近旨遠,以小喻大,使讀者驟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誦之而得雋永之趣也。二曰其質輕 陳子龍論詞曰:“其為體也纖弱,明珠翠羽,猶嫌其重,何況龍鸞。”蓋其文小,則其質輕,亦自然之勢也。詩詞非實物,固不能以權衡稱量,然吟諷玩味之,其質之輕重,較然有別。且所謂質輕者,非謂其意浮淺也,極沉摯之思,表達于詞,亦出之以輕靈,蓋其體然也。茲舉例以明之。親友故舊,久別重逢,驚喜之馀,疑若夢寐,此人之恒情。杜甫《羌村》詩敘亂后歸家之情曰:“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衣。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欷噓。”結句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意沉痛而量極重,讀之如危石下墜。至如晏幾道《鷓鴣天》詞,敘與所歡女子久別重遇,則曰:“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其情與杜甫《羌村》詩中所寫者相似,而表達于詞,較杜之詩,質量輕靈多矣。惟其輕靈,故回環宕折,如蜻蜓點水,空際回翔,如平湖受風,微波蕩漾,反更多妍美之致,此又詞之特長。故凝重有力,則詞不如詩,而搖曳生姿,則詩不如詞。詞中句調有修短之變化,亦有助于此。三曰其徑狹 文能說理敘事,言情寫景;詩則言情寫景多,有時仍可說理敘事;至于詞,則惟能言情寫景,而說理敘事絕非所宜。此雖因調律所限,然與詞體之特性亦有關系。蘇軾,辛棄疾為運用詞體能力最大者,蘇詞有說理之作,如: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滿庭芳》)辛詞亦有說理之作,如:蝸角爭斗,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君試思,方寸此心微,總虛空并包無際。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從來天地一稊米。嗟小大相形,鳩鵬自樂,之二蟲又何知記跖行仁義孔丘非,更殤樂長年老彭悲。火鼠論寒,冰蠶語熱,定誰同異。(《哨遍》)讀之索然無味,適足以證明其試驗之失敗。又經史子及佛書中辭句,皆可融化于詩,而詞則不然。古書辭句,有許多不宜于入詞者。辛棄疾镕鑄之力最大,其詞中,《論》、《孟》、《左傳》、《莊子》、《離騷》、《史》、《漢》、《世說》、《文選》、李杜詩,拉雜運用,然如“最好五十學《易》,三百篇《詩》。”(《婆羅門引》)“進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請學樊遲稼。衡門之下可棲遲,日之夕牛羊下。”(《踏莎行》)終非詞中當行之作。宋代詞人多用李長吉、李商隱、溫庭筠詩,蓋長吉、溫、李之詩,秾麗精美,運化于詞中恰合也。六朝人雋句,用于詞中,乃有時嫌稍重,故如李清照詞用《世說》“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為恰到好處。此可以細參其輕重精粗之分際矣。蓋詞為中國文學體裁中之最精美者,幽約怨悱之思,非此不能達,然亦有許多材料及辭句不宜入詞。其體精,故其徑狹,王國維所謂詞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也。四曰其境隱 周濟謂吳文英詞如“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斁,追尋已遠。”言其境界之隱約凄迷也。實則不但吳文英詞如是,凡佳詞無不如是。若論“寄興深微”,在中國文學體制中,殆以詞為極則。詩雖貴比興,多寄托,然其意緒猶可尋繹,阮籍詩言在耳目之內,意寄八荒之表,號為“歸趣難求”。然彼本自有其歸趣,特以時代綿遠,后人不能盡悉其行年世事,遂“難以情測”耳。若夫詞人,率皆靈心善感,酒邊花下,一往情深,其感觸于中者,往往凄送悵惘,哀樂交融,于是借此要眇宜修之體,發其幽約難言之思,臨淵窺魚,若隱若顯,泛海望山,時遠時近,作者既非專為一人一事而發,讀者又安能鑿實以求,亦惟有就己見之所能及者,高下深淺,各有領會。譬如馮延巳(或作歐陽修)《蝶戀花》詞: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或謂其有“忠愛纏綿”之意(張惠言),或謂其為“詩人憂世”之懷(王國維),見仁見知,持說不同,作者不必定有此意,而讀者未嘗不可作如是想。蓋詞人觀生察物,發于哀樂之深,雖似鑿空亂道,五中無主,實則珠圓玉潤,四照玲瓏,讀者但能體其長吟遠慕之懷,而有蕩氣回腸之感,在精美之境界中,領會人生之至理,斯已足矣。至其用意,固不必沾滯求之,但期玄賞,奚事刻舟。故詞境如霧中之山,月下之花,其妙處正在迷離隱約,必求明顯,反傷淺露,非詞體之所宜也。[7]
[1] 《宋詞風格流派略談》,收入《詹安泰詞學論集》,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2] 《論修辭》,同上。[3] 宛敏灝《詞學概論》P4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4] 以上論領字、逗、詞的對仗,均見朱庸齋祖師《分春館詞話》卷二。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5] 王蟄堪《半夢廬詞話》電子本。[6] 《詞學概論》P10,同上。[7] 繆鉞《詩詞散論》P5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1版。

簽到天數: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鮮花(196) 雞蛋(0)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2-7-16 16:49 | 只看該作者
最近閑時間多了點,貼來慢慢學習~~

該用戶從未簽到

鮮花(0) 雞蛋(0)
板凳
發表于 2013-5-2 12:4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soso_e178:}

點評

問好友友~~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3-5-3 08:14

簽到天數: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鮮花(196) 雞蛋(0)
地板
 樓主| 發表于 2013-5-3 08:14 | 只看該作者
流年似水 發表于 2013-5-2 12:49
學習~~

問好友友~~

簽到天數: 82 天

[LV.6]常住居民II

鮮花(0) 雞蛋(0)
5#
發表于 2013-5-20 10:5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三笑姐:學習了{:soso_e178:}{:soso_e160:}

點評

妹妹不用客氣,等閑了和妹妹一起學習~~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3-5-21 11:02

簽到天數: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鮮花(196) 雞蛋(0)
6#
 樓主| 發表于 2013-5-21 11:02 | 只看該作者
藏蓮歌飛 發表于 2013-5-20 10:52
謝謝三笑姐:學習了

妹妹不用客氣,等閑了和妹妹一起學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中文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站長推薦上一條 /1 下一條

網站地圖|小黑屋|Archiver|中畫網 ( 蜀ICP備11021737號-2 )|網站地圖

GMT+8, 2025-7-24 06:02 , Processed in 0.065156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網要文明 發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1 YinHuaBBS.CN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综合第一页| 伊人网综合影院|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日本一道综合色视频|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台湾佬综合娱乐| 伊人色综合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综合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 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 最新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