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有一個小鎮,名字叫KUANSU。一個**人經過的時候,不知為什么,當地人一知道他是**人,都非常熱情,在當地長老的熱情邀請下去作客。得知了一個故事。
以前,這個鎮子上來了一個**人,專營電子技術,幫助當地學校改良和電路運作。
有一天他被謀殺了。當父母去送葬的時候,帶著兒子一個月前的親筆信交給了當地的校長。
信上是這樣寫的:“我有不良的預感,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些人總是奇怪的盯著我。親愛的爸媽,如果我真的出事了,請你們一定要寬恕那些謀害我的人,不是他們本身罪惡,而是那里實在太貧困了。那里沒有學校,風沙很大,能幫助他們建設學校,幫助他們建一道防護林就好了。”
父母含著眼淚送走了兒子,并完成了孩子最后的心愿,建設學校,并投資幫助當地建設了一道防護林。
當地人知道了這個事跡以后,全村的人都非常愧疚,都被深深地感動了。為這個**人在當地首次用了中西合璧的葬禮,后來他們為了紀念這位**人。把這個小鎮的名字改為KUANSU“寬恕”,把主街道叫KUANSU街,把學校的名字叫做KUANSU。
這個**人的名字我已經忘記了,而他的故事不僅僅撼動了一個非洲小鎮,還深深地打動,并震感著我的生命,我想如果更多的中國人知道,同樣會打動太多良知本善的心靈。
我看完這篇文章以后,我第一個問題就是在問:“是什么樣的力量導致他的思想和行為?”或許他才是真正理解孔子的“寬恕”之道,并知行合一的人。
后來我問自己,寬恕的本質是什么?我的腦海里閃爍出了兩個字——“慈悲”。
只有慈悲心才能視人如己,只有識人如己才會去愛人,只有愛人的人才會有智慧。
慈悲是智慧的根源,智慧是慈悲的影子,佛家的“菩提心”,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學佛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大慈悲心。沒有大慈悲心的人,怎能去感知世間的苦,世人的苦,他人的苦呢?不感受理解他人之苦,怎么能夠有真正的智慧呢?沒有真正的智慧,沒有憐憫之愛,有怎么可能去寬恕傷害自己生命的人?他的故事,是經典中菩提心的現實顯現,也是儒家恕道最動人的標榜。
我在網上遇到過這樣一個人,他心有余力地去推崇并熱愛著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他老實,誠懇,愚鈍,自欺。雖然他有時候很有偏見,但是他就這樣在眾人的嘲笑中,否定中,詆毀和辱罵中堅持不懈。像這樣一個人十多年都不會讓他動搖的熱愛與忠厚,僅僅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美好。如果,這樣的人,我都不能接受,并鼓勵他,我又怎么能去好好的善待自己?所以,只要在他孤軍奮戰的時候,我一定會第一個站起來為他說一句話。
愛是什么?愛就是大千世界,是無窮所有,是每一種自然景觀,是所有生命需要的可察覺與不可察覺的總和。
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愛的化身,而人們卻意識不到愛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僅僅是自己用自己的偏見和有限的思想去理解了它。
毛澤東把愛融合成了自己寬廣的心胸。于是說:“心大了,事情就變得小了;心小了,事情就變得大了。”他也把愛理解成了為中國全民實現的理想,因為不論他做到沒有,成功或者失敗,我們真的都不能去責怪他。我們可以在歷史中看見他確確實實是想把權力交到人民的手中,用他的一生去建立一個嶄新的中國。他失敗了沒有關系,最有關系的是人民的后代怎么來看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自己,我們的歷史。
愛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慈悲、是智慧、是寬容、是希望,是人與人的互助友善。
很多人不論在各種人際關系中,正是因為不理解愛,不理解愛自己和愛別人之間的關系,不理解慈悲的含義,不理解為什么要寬恕別人。而產生的斗爭和矛盾一直在歷史中循環上演。
佛陀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錯誤的選擇。”我沿著這樣的痛苦理解到了:“當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令你討厭的時候,并不代表他確實討厭,而恰恰這個人在告訴你自己本應該發現的內心狀態。”
人都是愛自己的,只因為憎恨別人的人,不知道,在憎恨別人的時候,是在拿錯誤的,沒有智慧和慈悲的方式懲罰自己。人的內心能量和他所感受到的能量成為了一種比量。心的能量是負面的,看到的現實就是負面的。只有知道反觀自己內心的人,才有提升和進步的可能。
中國人講就情分,如果不理解愛人如己,說不準哪天一不小心說錯話了,情分就沒了。情分是不可持久的緣,而真正的智慧,才是自己和他人和諧共處的舞臺。
在同事環境中,不知道互愛的人,最終的工作效果和心情都是不愉快的,所能愉快的,都是陽光的,接受的,寬容的。
在團隊合作中,如果沒有互助、友愛、實信。不知道愛人就是愛自己,那么這個團隊就是一個徹底失敗的團隊。
心是透明的,愛也會變得清澈而高遠;心是慈悲的,愛也會變成一種堅韌而不拔的力量;理解愛,就理解的存在的根源。理解怎樣去愛,我們的心中才會真正持久的快樂。
世界是游戲者的舞臺,人生是修行者的道路,而修行是除去一切分別心的合一之路。寬恕、慈悲與愛是合一以后的圣者,所指引給我們的智慧與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