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樂一游 于 2017-2-17 09:14 編輯
在明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吳子恬,他的太太姓孫。吳子恬的母親過世早,父親娶了繼母。繼母偏心,對他弟弟比較好,對他不好。他心里慢慢地就有不平,有怨。后來他娶妻了,繼母對他太太也不是很好。他就不平,想要去找繼母理論,都是太太把他勸下來。后來他的父親去世了,父親留下的有地、有銀兩,結果繼母把最差的田給他,自己跟弟弟留好的田地,還把不少錢都私吞了。吳子恬真的受不了了,要去找繼母,又被太太攔下來。 結果很快的,繼母生的兒子染上賭博,把錢全部敗光,母子幾乎淪為乞丐了。假如你是吳子恬,這時候你會怎么辦?“蒼天有眼,你們也有今天!”對自己的兄弟跟繼母講這種話,不是很不符合倫常嗎?這個時候,太太很懂人情事理,趕緊勸先生去把母親、弟弟接回來。 而太太生了三個兒子,都考上進士。該是他們家的福報,怎么會跑得掉呢?一個家族里面出一個進士就不得了,她生三個,三個都是進士,你看她的福報!所以人量大福大,怎么可以跟自己的至親計較呢?三個兒子從小看到母親的德行跟忍辱,哪有不成才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