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困惑于一個虛無卻的問題:未來是什么?人所追求的未來在哪里? 是否有一個超越時空的通用答案?因為,人類所折騰的一切,都是在消除對于未來的恐懼。如果找到了未來在哪里的答案,就能消除恐懼和不安。 
所謂恐懼心理,是在真實或想象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其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沖動。 恐懼來源于未知事物,滋長于心底,乃人之常情。有人怕鬼,有人怕疼,有人怕當眾說話,諸如此類,多不勝數……說到底,恐懼和性格有關,一般而言,性格內向的人心思細膩,思慮過甚,會更容易滋生恐懼情緒。 所表現為大腦空白思緒凝滯行動遲緩不知所措,甚至會心跳加劇,渾身冒汗。恐懼帶來不僅是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在重大場合之上,若是因恐懼而退縮,損失卻是無法估量的。 多一些美好的想象。多想象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時刻。對于可能發生的各種變故,提前做好思想準備。這樣萬一發生意外的事情,自己可以臨危不懼,坦然地面對一切。把自己恐懼的事物說出來。人的心理總要有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一開始當然是很難接受,經歷的多了,便會覺得沒什么好怕的。對于恐懼的東西,甚至會感到很無聊很可笑。 經常暗示自己沒什么可怕的,一切不過只是紙老虎而已。要提高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判定恐懼源。只要能多一些了解,看清它的本質,對于本質的東西有了把握,就不難對付。 當你想像最令你恐懼的場面也不感到臉紅時,便可再按由輕至重的順序進行現場鍛煉,若在現場出現不安和緊張,亦同樣讓自己做深呼吸放松來對抗,直至不再恐懼、緊張為止。 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自古以來,弱小誠服于強大,強大就有足夠的力量,克服恐懼上這一點也十分重要。你會感到恐懼是因為你從心底察覺到了自己的弱小,也許表面上你還并未發覺,或者不敢不屑于承認,但不可否認,強大的人比弱小的人會更要安全感,面對恐懼的事物也會更勇敢一些。 預想最壞的結果,估算自己的承受范圍。一般而言,會感到恐懼,追根究底,是因為我們害怕承受未知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后果。如果我們能預想到未知事物給我們帶來的最壞結果,并且估算出自己的承受范圍,再想一想,其實也沒有那么恐懼了對不對? 那么,如何去除恐懼呢?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抱持著付出、奉獻的態度,也就是自己到這個世上并不是來追求什么,而是來幫助人。譬如走夜路的時候,心里怕鬼,你就念“阿彌陀佛”回向給它們,心里并想著:“我是在幫忙超度,所以鬼不會找我麻煩的。”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心里并不想要從他那里得到什么好處,只是希望能夠幫助他、祝福他能夠平安,這樣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二種是要想到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不管人、事、物,都不是永遠不變,而是因緣和合,一種臨時性的存在。當因緣聚合時它就成,因緣滅時就不成。霉運是因緣聚合,好運也是因緣聚合,既然是因緣的和合,那就不必擔心、害怕,因為你只是因緣之一而已,它隨時都會產生變化,怕也沒有用。 如果能用這兩種心態來待人處世,遇到任何情況就不會再有恐懼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