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南線,走近流浪者】 ------淺談流浪者(巴芒)詩歌印象 選擇一個明媚的午后,對著一杯檸檬茶,電腦前靜坐,再讀川藏南線,讀流浪者。此時想起詩舞的旅游季與流浪者初識,也純屬偶然,那時我們還在川藏南線之外徘徊。清楚記得流浪者的笑聲先于他的文字出現,而他是以相聲似的聲音出現在旅游季的舞臺上:
“如此甚好,青春作伴。
人間四月,詩酒把玩。
乾坤朗朗,一起要飯。
誰若不給,抱頭鼠竄!” --------流浪者《要飯歌》
對流浪者最初的印跡來源于這首小詩,“一起要飯”似乎很調皮,很幽默的說。而它,卻觸碰著浮躁的生活中不乏熱愛生活的微妙心思,“抱頭鼠竄”的聲音讓我們不僅想起兒時的過家家,多了笑聲,多了些許溫暖。 于詩舞,于文字,于生活,也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聲音,盡管某些時候聽起來自己也想笑,甚至荒謬。 與其說旅行,不如說在完成一次對生命的回憶。似乎今晚就要出發,似乎今晚就要來到,這趟渴望已久的心靈跋涉,談笑間,于錦里拉開序幕:
“我是皇叔所扎的稻草鞋
我是云長手中的青龍偃月刀
我是翼德揮舞得嘩啦啦直響的丈八蛇矛
我是諸葛袖里的錦囊妙計
我還是你剛買的小泥人” …….. 談笑間,舊時英雄
舉止豐滿
骨架依稀” ---------流浪者《解構錦里》
這樣的說笑,看似豐腴,紅光滿面,卻又是令人心痛的,就像歷史,像我們一切的起始,走過的路,以及難以忘記的過去。我們不住的回頭,而日子卻在無數個回首中日漸老去,最后只剩下依稀的骨架,風干的殘片,在風中搖曳………. 回憶,偶爾會像一片廢墟,讓我們疼痛。當我們千百次輾轉,仍然找不到出口,那時的起身,便是一次神秘的探險,讓我們熱忱,也讓我們依舊愛前腳踩著后腳,風雨中尋覓。我們愛雨中的雅城,愛雅雨,雅魚,雅女。我們愛旅行,就像我們愛詩歌,愛流動的文字,聆聽小小的靈魂,在茫茫云霧之間,扎出翅膀,飛出一片翠綠,一抹幽香:
“小小的靈魂
在杯中沸騰,在塵世沸騰
在茶馬古道沸騰,小小的翅膀飛出” ---------流浪者《煮雨》
我們需要慢下來,再慢下來,讓一切模糊變得清晰,讓一切清晰繼續變得模糊。當尖銳的風擊碎玻璃,也擊落心頭的雨水,我們選擇小心翼翼的躲避,在南無寺?或者更遠的旮旯里,尋找屬于心靈的一片寧靜。在一片蒼茫與翠綠之間,生活,是那般遙遠,日子也無關緊要,天堂已形同虛設…….一切都離我們遠去,這里只有內心,寂靜的內心,緊貼自己:
“不再虛設一座天堂
不再粉飾這個人間 ……… 心存善念,門庭清妙
萬物在上,頌詞虛無” ---------流浪者《南無寺》
靜,于身心是一種享受,于心靈,是一種歸屬。熙熙攘攘的人群,嘈雜的都市,車水馬流都將離我們遠去,而我們努力走進的是一座隱居的寺廟,千方百計想要挖掘那本陳舊的佛經,愛與我們無數次相遇,又無數次遠離。當我們熟悉的那個影子在現實中變成一尊佛像,我們拼命的挖掘,渴望揭開她的面紗,而她,卻依然在那里微笑,影子紋絲不動。是的,我們愛的那些人,那些流水,那些石頭和魚.......也許她們都已成仙。這時我們多想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面對佛祖,面對靈魂,我們不用任何扳手,就可以輕易撬開自己心靈的密室,聽到人體內部的聲音:
“在和你相逢之前
在羞于說愛之前
在淚花尚未開放之前
在與你執手之前
在穿透紅色袈裟進入溫熱心臟之前
在雪色染上青絲之前
愛隱于筆端。紙硯是束縛
墨汁是快感,拇指是邪念 ……… 你已是佛
我還是人
你已升天
我在受難” --------流浪者《在雅家情海看到倉央嘉措》
再一次提及愛,面對佛祖,我們有了更深的感知和理解。當愛觸及到紅色袈裟,它已不再是飛鳥,不再是花朵,不再是占有,不再是給予。在這里,愛,是一種修行,是我們一生都在研讀的經文,是一種觸及到肋骨的微痛。 當你為年邁的母親打完最后一次洗腳水,當你努力做出一碟碟飯菜而被愛人罵的手足無措,當你的壞手筆再一次遭到孩子的冷落,當你的文字一次次被當成殘羹剩飯丟盡垃圾桶……….此時,沒有抱怨,沒有莫名的憤怒和悲哀。我們會想起圣經里的話“愛一個人,那門是窄的,那路是長的”,是的,“愛,是恒久忍耐”。 密室的每一道門,都向你敞開,真正走進去才知道,上帝給你布置的小房子,并不是夢里看到的那么繽紛,頭頂的天空,身邊的流水也都不像你幻想的那么精彩。 縱使生活苦不堪言,我們依然選擇愛著,愛她(他),愛文字,愛詩歌,愛靈魂……..愛所有值得我們愛的。而黑夜中的一再掙扎,會慢慢變得微不足道,變成一種適應,一種習慣,一種坦然。 也許,這就是生活,這就是隱忍,這便是我們遇到的愛。
“牛馬走散,人聲喑啞
地獄門、閻王殿、舍身崖
風聲幽咽,人世愁苦
黑色石頭隔開花草和流沙” --------流浪者《在卡斯地獄谷》
如果非說人類有天堂和地獄之分,天堂的墻壁是紅色的,那地獄的石頭一定是黑色的。黑色與紅色就在一念之間,“黑色石頭隔開花草和流沙”,就像生命隔開天堂與地獄。我們生下來便是走失的羊群,背著無形的十字架,于草原或者荒漠跋涉。我們一步一步遠離天堂,打開地獄之門的同時,內心的欲望也開始膨脹,萬物,都在我們的目光里跳躍,完成一次起飛,綻放抑或燃燒的過程,而最后它們都傾于灰飛煙滅。 是的,我們依然以人的姿態站立,模糊的呼吸,匆忙的走動。我們寂靜而微妙的活著,最后又以人的姿態迷失,或者死去。 終究,我們在地獄里完成一次又一次死亡與新生,新生與死亡。
“就這兒
浪跡天涯的頑石,擁在一起” ----------流浪者《瑪尼堆》
它們在剪子灣狂野奔跑,氣息熾熱又犀利
一個比一個更迫不及待
啃食理想主義的靜默光芒 ---------流浪者《剪子灣》
一條魚被花朵覆蓋,佛掌出一盞孤燈
兩個人同心收集花朵,佛賜予百年愛情 ----------流浪者《五色海》
釋迦牟尼佛祖,請告訴我------
怎樣才能接住
天堂落下的藍色月光
我用草汁專注擦拭
浸染骨子的銹跡;我手捧月河之水
并送它們,再次返回雪峰 ----------流浪者《藍月山谷》
當詩歌與詩歌相遇,當文字與文字碰撞,當靈魂與靈魂搏擊,我們一定可以看到理想主義的光芒,以及天堂灑下的藍色月光。我們抱緊文字,就像抱緊自己,我們愛上一只貓,而眷戀它眼睛里發出的藍色光芒。此時,我們在大地上行走,落葉在腳下,而天堂就在頭頂,所以我們無法拒絕血液在銹跡斑斑的骨子里奔跑,就像我們無法拒絕自己,無法拒絕內心深處對美的追求與吶喊的聲音。 與其說詩歌是一劑良藥,不如說詩歌是一條靈魂的秘密通道。我們不是詩人,卻在用文字完成一次荒野穿越,用分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釋放與涅磐。這就是我們的詩歌,一步步走向無光的深處,把鮮為人知的內心當成樂器去演奏,把心靈深處那抹隱忍的光芒釋放到極限。 愛“月河之水”,而不能任其流走,我們要“送它們,再次返回雪峰”,這就是詩歌的魅力,是流浪者的胸懷:讓心靈回歸本心,讓愛回歸自然,讓石頭盛開出別樣的火焰。
“一枚孤獨的石頭
擊向天空
天空驟然收縮
成一個灰白的點 ………. 人生,旅行
一場冷暖自知的疾病
大地,長滿濟世良藥
天空,開著懸壺藥方” ---------流浪者《波密心經》
“停留的高原
一所高高的做夢的房子
夜晚月亮爬過來看我,看孤獨的我
我的夢坐在高原的指尖上
聽雪。彈琴” ----------流浪者《尼池殘簡》
再一次寫起孤獨?础疤炜阵E然收縮/變成一個灰白的點”,此時,我眼睛緊盯白紙,而文字也突然變成一個黑點。我想起一個人面對無邊的荒野,他聽不到樹木清洗落葉的沙沙聲,聽不見風吹草動的響動,而只能聽到自己,聽到自己內心野獸瘋長的聲音。此時的靜默,仿佛一面無邊的懸崖!我們一直都喜歡看山,聽雨,對流浪抱有向往,是浮躁的心已被封閉太久。我們雙腳在人世的荒涼中行走,雙手布滿殘跡的深入,攪動再抽離,于是我們滿心疲憊,倍感厭倦,而渴望逃離。當我們對自由充滿幻想,眼睛便不再恐懼黑夜。孤獨與自由向來都是相輔相成,它們在時間的海里,在生命的巔峰相依為命。“坐在高原的指尖上/聽雪。彈琴”也許,這就是我們所摯愛的------所有熱愛文字,追求靈魂釋放的人所追求的自由,寧靜與孤獨。當孤獨的雙翅扎滿羽翼,我們便迫不及待,渴望飛翔:
“兩個小泥人
被菩薩放在一起
抱著你,把你抱回我的家鄉
允諾牙齒和嘴唇,把彼此咬緊
愛,從來未滅
也從此不生” --------流浪者《小泥人》
陽光落在拉薩河里,悄悄開花
眾多的魚,將抬著最美的達瓦游來游去
河水上漲,將帶著我們
在某個夜晚----
流往天堂
-------流浪者《拉薩河》 此時,躺在拉薩河,聽潺潺的流水,聽游動的魚兒。萬籟俱寂,所有的野獸都聚集完畢,所有的鳥兒都已起飛?窗,看昨日夢里“兩個小泥人/被菩薩放在一起”聽文字咬緊文字,心靈與心靈相依,聽文字與心靈完成一次完美的相依。此時,我們一定還在寫著,寫著塵埃一般的文字,吸著泥土的香氣,我們拼命的挖掘靈感,渴望我們的詩篇和我們的內心一樣溫暖,渴望日子如溪水般纏綿。當我們的詩篇變的越來越短,而日子卻在一天一天加厚,也許,這就是生命的力量,呼吸的厚重。于是,我們愛上這種淺薄的文字,愛上這種漂浮的靈感和隱藏的深邃,它必定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孤獨,欲望,宗教,善惡........不再是一切一切我們看到的,甚至也不再只是我們隨心所欲而想到的。 我們可以隨意的書寫,隨意的慨嘆,對文字,對生活甚至可以肆意的破壞,再重建。就像一首詩掉在地上,會有另一首詩把它撿起來,擦拭,粉碎再重新捏制,最后變成泥人,甚或粉色的花朵。 我們一直期待,談談詩歌,談談文字,談談生命。而我一直相信,詩歌是屬于生命的,文字也是。如果我們不能賦予文字生命與靈魂,再多的文字出場,再多的芳香彌漫也構不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因她不具有生命的靈性。既然選擇一如既往的愛她,就要愛她的美麗,愛她的疼痛,愛她在美麗的疼痛中綻放的孤獨。這一路,我們與文字同行,注定會向塵埃低頭,而我們相信文字這堆可再生資源,定能充當用不盡的燃料和底火,心靈一定是座不滅的火爐。 來吧,來拉薩河繼續流浪,來青藏高原看草木瘋長,看魚水瘋狂,看我們的文字在青山綠水之間流淌,而春風定在某一天,把我們的宿命,推向天堂。
--------以此紀念并感謝流浪者(巴芒)在川藏南線留下用心的字字和鼓勵 2016.05.22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