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一些善于養生的文人墨客,常把養生之道寓于詩聯之中。 “主人勸我洗足眼,倒床不復聞鐘鼓。”這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句,它闡明了睡前足浴利于養生的道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的衰老是從腳開始的,經常足浴,不但能刺激神經末梢,調節植物 神經功能,延緩大腦衰老,還可以促進體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益壽延年。 “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成卻病方。”清代張之洞的這副養生聯,把“不飽”作為養生的法寶,認為限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疾病發生,從而延緩衰老、延年益壽。這副詩聯中還把“無求”當做“安心法”,從而闡明了養生的另一個哲理,即只有做到不過多地貪求,清心寡欲,才能減少思慮和憤懣,使人體氣血暢通,臟腑功能協調,就不會輕易得病。 “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這是清代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在總結概括他的養生經驗時,用寥寥十四個字為他的廚房撰寫的一副對聯。只有吃清淡飯菜、飲天然水,才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覺來忽見天窗白,短發蕭蕭起自梳。”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我國自古有“發宜常梳”的健身之道。 “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如讀書。”這是名將鄭成功為自己題寫的一副自勉聯,以“寡欲養心”、“讀書至樂”闡明養生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