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逸軒 于 2014-8-28 13:09 編輯
秘笈1
預想結果,規避風險
——先吃最喜歡的菜,否則可能吃不到
未來的有錢人通常會先吃最喜歡的那道菜。因為如果把最喜歡的菜留到最后,萬一不小心吃太飽,就有可能吃不下;也可能突然發生不可預期的事情,必須在吃掉它之前就離席;還可能在沒來得及下筷前,這道菜就被別人吃掉了。
換句話說,如果把自己喜歡的食物留到最后享用,無法確保自己一定能吃得到。盡可能而且優先排除無法預測的風險,正是有錢人的行為法則。
通常,有錢人的大腦中會先有預想的結果,然后再從結果去逆向思考“目前應該要做的事”;但是普通人的腦中大多是順向思考,從現在思考到未來,盡可能向前進。所以他們不會知道結果是什么,只是一味緊張地迎接即將到來的結果?梢哉f,有錢人其實并非“將利益最大化的專家”,反而是“將風險最小化的專家”。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某天一只股票損失了500元,有錢人不會在這個損失得到彌補之前再忍耐一下,而是盡早止損,然后重新尋找投資的機會。對他們來說,彌補損失所花費的時間反而是種浪費!有錢人非常重視“現在”這個時間點。因為下一個瞬間會發生什么事不知道,這就是一種“風險”。
秘笈2
敢為別人所不敢為
——合理的冒險精神,能成就巨額利潤
每一位有錢人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大多數有錢人至少有過一次破產經歷,有的破產過好幾次。大多數有錢人至少經營過三家企業。他們都在進行風險投資的時候曾失去成百上千萬美元。盡管如此,他們今天仍然成了有錢人。
而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經歷破產,從來沒有失去過100萬美元,每月只是會為了付清所有賬單而發愁。
兩者間的區別在哪里呢?風險!
安德魯是美國一位黑人孩子,他有7個兄弟,家里相當貧窮。他決定把經商作為生財的一條捷徑,并選定了經營肥皂。12年后,向他供應肥皂的公司即將拍賣,售價15萬美元。他決定買下這家公司,但他的積蓄僅夠作保證金,然后要在10天內付清剩下的125000美元。安德魯從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錢,也從信貸公司和投資集團那里獲得了援助,但在最后一天,他籌集的錢仍差10000美元。于是安德魯驅車來到芝加哥第61號大街,在夜里11點時走進一所仍亮著燈的承包商事務所,他跟在一張寫字臺前因深夜工作而疲憊不堪的人冒昧地開了口:“你想賺10000美元嗎?”最后他憑著出示自己向其他人借款的名單的借條以及翻倍的利息為承諾,說服對方開出了一張10000美元的支票。之后,安德魯不僅擁有了那家肥皂公司,還擁有了其他七家公司的控制權,包括四家化妝品公司、一家襪類貿易公司、一家標簽公司和一家報館。
正是安德魯的巨大冒險精神成就了他的商業傳奇。
的確,對于個人發展來說,冒險在很多時候是通向強者的必由之路。在很多情況下,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就是因為他們敢為別人所不敢為。
秘笈3
消費方式,標志著自我價值
——血統、家族等標志已靠邊站,如今以財富論“英雄”
穿著T 恤衫、緊抓高爾夫球桿的男人、身著晚禮服、懷抱貴婦狗的女人,以及擁有帶泳池的大別墅……這就是“富人國”公民的標準形象。所謂“富人國”,就是那些擁有百萬美元以上家產的有錢人,這群僅占美國人口1% 的群體,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他們自己的一個‘國家’”。他們一年內賺取上千億美元收入,甚至比法國、意大利或加拿大的全國總收入還要多。正是這些人的消費方式,為**其他階層設定了模仿的新標準,才使得有那么多人為了追逐Gucci、LV、Burberry之類的英文字母而賣命地賺錢。
拋開“追求虛榮”、“過度消費”的偏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認為,這種模仿其實是一種勵志行為:選擇了有錢人的消費方式,實際上就選擇了有錢人這個**階層。
如今,血統、家族之類的“先天性標志”已經靠邊站,人們有了嶄新的確立**地位、展示個人形象的方式,那就是“以財富論英雄”。人們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出身,只要賺到足夠的錢,就能成功上位,贏得尊重。怎樣才能將銀行存款轉化為相稱的**地位、為自己贏得尊重呢?那就是名牌消費品。你穿戴的名牌展示著你的身份和自我價值。
秘笈4
有“現金流”,
才叫“有錢”
——“自用資產”無“價值”,“生息資產”比例高才算“有錢”
不過一個過著“皇族般的生活”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有錢人。因為如果你擁有的車子和房子不能帶來“現金流”,它就是“自用資產”。“自用資產”是自己消費的資產,其顯著特征是:其價值的改變不能帶來生活品質的變化。
1973年以來,美國暢銷書作家、理財分析師托馬斯·斯坦利對美國有錢人進行了一系列調查。他發現,在美國,大多數市值達到100萬美元(截至2009年)的房產并不屬于百萬富翁。相反,絕大多數價值百萬的房產均以抵押貸款購置,而且房主均屬于崇尚高消費之流。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符合百萬富翁基本標準,即擁有的凈資產價值達到100萬美元的美國人,90%居住在價值不到100萬美元的住宅里。
事實是,當你失業后如果不能依舊活得滋潤愜意,只能說明你并非真的有錢。
有個新概念叫“生息資產”!吧①Y產”是能帶來“現金流”的資產,也常被稱為“可投資資產”。真正的有錢人是擁有生息資產比例高和凈資產比例高的人。如果你有一套房子,并且因為出租而帶來固定收益,它就不是“自用資產”,而成為了“生息資產”。
再舉一個例:邁克爾·杰克遜是有錢人還是窮人?或者他死之前是有錢還是沒錢?答案是“他沒有錢,甚至特別窮,連保姆都請不起了”。但那個時候邁克爾·杰克遜不是沒有資產,他仍有一座“夢幻莊園”,但莊園里面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還有他收養的孩子們,都只是在消耗“現金流”,不能給他帶來可用的現金。
秘笈5
性格決定財富多少
——八大“投資類型”,你屬于哪一種?
投資顧問總裁、暢銷書作家彼得·J·泰諾斯,曾創造出一整套投資性格分析問卷,根據一些簡單的自我測試,投資者的投資性格可分為八種類型:獅子(積極穩。、禿鷲(積極冒險)、野狼(隨機冒險)、獵豹(謀定狠。Ⅶ{魚(智謀投機)、駱駝(保守穩。、樹袋熊(保守無為)和兔子(隨性無為)。它們的投資特征如下:
獅子:王者,代表無畏。不管市場如何變化,總能用自己的方式來應對風險,相信自己的投資策略,喜歡投資藍籌股。
禿鷲:對變化很敏感。相信直覺,很少猶豫,愿意接受新的投資概念和投資品種,偏好高成長股票。
野狼:喜歡刺激和投機,追求立竿見影的高報酬,投資時常出現大贏大輸的局面。
獵豹:快。代表善于捕捉機會,深謀遠慮。喜歡可行性高、大膽的新計劃,挑戰被普遍接受的投資策略。
鱷魚:狠。代表不怕高風險,敢于與眾不同,認為高風險背后蘊含高收益。能承受高風險,對高收益投資感興趣。
駱駝:積蓄能量。代表回避風險,少虧就是大贏。重視傳統,傾向低風險且報酬穩定的投資。
樹袋熊:對錢不太感興趣,更喜歡與人相處。用錢節省,投資保守,喜歡收支平衡的理財投資方式。
兔子:充滿創造力,但不擅長投資。
認識自我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清楚自己的“投資星座”。如果獅子用兔子的方式捕食、獵豹用駱駝的方式捕食,不但荒唐可笑,而且可能無法生存。投資亦是如此。不必刻意去學習模仿他人,因為適合別人的,未必是對自己有用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秘笈6
不主動支配,
金錢會流走
——看電視的時間和成為有錢人的概率成反比
凱瑞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職員,每天過著單調的生活,沒有錢,單身。每天,凱瑞都要加班,回到家時已是晚上。凱瑞換了T恤和短褲,就會攤在沙發上,很自然地拿起遙控器,按下電視開關!敖裉斓墓澞空鏌o聊啊!”他一邊嘴里抱怨,一邊不斷地轉換頻道,直到凌晨兩點。一天就這樣毫無意義地度過了。
與凱瑞類似,很多人每天都要花1-3個小時看“無聊的電視”。寶貴時間就在看電視的時候,一點點流逝。如果你希望“不再為錢煩惱不安”,從今天起就戒掉“一直開著電視”的生活模式,將看電視的時間用來自我成長吧。你可以看書、學習,或是為了賺錢累積必備的知識。堅持下去,一個月你就能擁有60-9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能做到這樣,一定能夠快速成長。
以堅定的意志,先斬斷那些“壞習慣”吧。制訂一個時間預算表,你就會成為“時間管理大師”,重新把握每分每秒。這會讓你更加有效率并精力充沛,同時獲得更大的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
有時間哪怕打掃一下房間也好。因為房間臟亂差的人,通常也沒錢……乍一看,這似乎跟金錢一點關系也沒有,其實有個有趣的法則:“丟棄無用物品”的行為與“儲蓄”也有著密切關系。在金錢上出現問題時,通常在生活上也會出現問題。 |